肺系病先兆
肺系疾病指喘证、哮病、肺胀、肺痨、肺痿、咳嗽、失音、鼻渊等。其中哮病、喘证对心肺的影响较大,该系疾病发病率亦极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
金型体质与肺系疾病先兆潜证的关系
病理金型体质人燥气素盛,燥气通于肺,故易患肺系疾患。该型人体胖面白,常咳嗽咽干,舌质偏红,苔薄而干,便秘尿短。
哪些食物利于通便?
01猕猴桃猕猴桃更能通便,主要是因为它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吸水后膨胀,能润滑肠道,并以粪便的形式裹着肠道*素排出体外,有肠道的天然“清道夫”和“保护伞”的美誉。
猕猴桃的膳食纤维达到2.6g/g,是香蕉的2倍多,每天吃2个猕猴桃来通便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其它含膳食纤维高的水果如:梨:6.7g/g;红玉苹果:4.7g/g。
02芹菜芹菜中西芹和普通旱芹的叶子膳食纤维含量略高一些(2.2g/g),芹杆略少。
芹菜算不错的通便蔬菜,叶类蔬菜中,春笋,花椰菜的纤维含量都较丰富。
如春笋2.1g/g,花椰菜2.1g/g。
03燕麦?以燕麦为代表的全谷物,如麸皮、荞麦、黑麦、藜麦、全麦等都是通便一流的选手。
燕麦膳食纤维含量6g/g,还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建议每天的主食中用1/3燕麦等粗粮代替精白米面!
其它谷类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如,小麦10.8g/g,荞麦6.5g/g。
03豆类、豆制品大多数豆类,包括青豆、鹰嘴豆和蚕豆的膳食纤维含量都很高,而这些纤维是一种促进良好消化和减少便秘的营养物质。
g大豆提供大约26%的每日纤维摄入量。同时豆类还含有大量的其他营养物质,有助于缓解便秘,如钾、叶酸、锌和维生素B。
如g*豆中含膳食纤维15.5g,青豆为12.6g;鹰嘴豆为11.6g;蚕豆(带皮)为10.9g。
每天轻松吃够25g克膳食纤维,可以将这些食物搭配组合:
主食:每日g粗粮+g细粮。
蔬菜:每日~g。
水果:每日~g。
豆类:每日50g。
每天8杯水,约2升水。
固定排便时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帮肠道形成条件反射。
多运动,避免久坐,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肠道活力,预防便秘的发生。
《难经·十六难》曰:“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热,有是者肺也”。
哮病喘证先兆
哮病是遗传性疾病,故先露多见于先天肾的潜证,喘证为后天获得性疾患,先兆潜证又与金型(燥质)体质攸关……
(一)哮病先兆
本病多呈肾阳不足的阳虚先兆潜证。即见面色?白,形体偏胖,目胞虚浮或晦暗,畏寒肢冷,大便多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舌体胖大,多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无力等症。感冒时痰多清而有泡沫,呈这类先兆证型多为冷哮潜证。
阻截治则 应及早作扶肾阳治疗。方宜金匮肾气丸:制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
如素见咽干口燥,痰多粘稠,大便干结,溺*而短,呼吸气粗,舌质红、舌苔*腻,脉滑数等症,则为肺痰热型先兆潜证,或为热哮先兆前证。
纠正原则为清肺豁痰,方用桑杏汤:桑叶、杏仁、贝母、栀子、沙参、梨皮、香豉或养阴清肺汤:冬桑叶、生石膏、人参、甘草、胡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之类。
哮病发作前先兆
鼻痒、流涕、喷嚏、胸闷、气塞、咳嗽,继之则哮喘发作。
冷哮用射干麻*丸:射干、麻*、生姜、细辛、紫菀、冬花、五味子、大枣、半夏。
热哮用越婢加半夏汤:麻*、石膏、生姜、大枣、半夏、甘草。
哮病失治易发展至动则息促的肾不纳气结局,其机制为下元虚冷,肾气不得归元所致,则非黑锡丹(制附子、肉桂、沉香、阳起石、破故纸、黑锡、硫*、胡芦巴、茴香、肉豆蔻、金樱子)重剂不能收功。
哮病凶兆
以汗出如油,面色青紫,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哮病阳气暴脱凶兆。如《直指方》曰:“汗出发润,喘者为肺绝,身汗如油喘者为命绝,直视谵语喘满者不治”。
(二)喘证先兆
多出现于许多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诸如温病、失血、产后、外伤、手术、痈疽……,因此无特异先兆证,但喘与哮不同之处在于哮多属肾,喘多属肺,哮多属寒,喘多属热。哮先兆证多为肾阳虚型体质,
喘先兆潜证则多属痰热质型,呈形体丰满壮实,面赤油光,平素咳吐痰粘,大便干,小溲短,舌质红苔*腻,脉弦滑等症常为喘证先兆潜证。
阻截治则 清肺豁痰,方宜桑杏二陈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鼓、栀子、梨皮、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可酌加竹茹、瓜蒌、苏子之类。
危证凶兆
仲景曰:“凡喘烦躁无脉,身冷神昏者死,发汗如油,汗出如珠不流,抬肩撷肚,喘而不休及膈前高起,手足厥冷,脉散及数者皆死”。《直指方》亦曰:“汗出发润喘者为肺绝,身汗如油喘者为命绝,直视谵语喘满者不治”(《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咳嗽哮喘源流》)。皆提示了上述症状为心肾阳衰,孤阳欲脱的危兆,喘证见之,预后不良。《苍生司命》还曰:“凡喘病,上喘下泄者死。上喘而小便不利者死,喘病危笃,鼻出冷气者,此肺绝也”(《杂病广要·喘》)。
喘证大抵皆忌见:直视谵语(肝竭),胸高肚凸(肺竭),泄利(脾绝),大汗如油(心竭),畏寒肢厥(肾竭)。
肺胀(肺气肿)先兆
“胀”兆是本病的重要外露,气憋、胸满是本病的报标信号……
《灵枢·胀论》说:“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金匮要略》说:“咳而上气,此为肺胀”。肺胀是一种久咳致痰瘀挟杂,气浊交阻的肺病。
最早潜证多呈痰浊质型:素禀形体肥胖,面目虚浮,咳嗽痰多,食少腹胀,舌质淡、苔白腻,舌体胖大等症。
阻截治则 祛痰清肺,方宜桑杏二陈汤化裁:桑叶、杏仁、象贝、栀子、梨皮、沙参、茯苓、法夏、陈皮、竹茹、瓜蒌、*芩。
早期先兆为:咳嗽努挣,常呛咳气急,痰少发粘,动则气促,咳则面紫气粗,舌质紫或有瘀斑,治以清肺化痰、顺气活血为主。方宜蒌贝温胆汤化裁:瓜蒌、贝母、枳壳、竹茹、茯苓、法夏、陈皮、甘草,酌加厚朴、赤芍
气虚则用人参蛤蚧散:人参、蛤蚧、杏仁、甘草、人参、茯苓、贝母、桑白皮、知母,并加胡桃仁以补肾纳气。日久渐现杵状指,桶状胸,张口抬肩,面浮目脱,呼气延长等症,则已成为典型肺胀病。
肺胀凶兆
肺胀如突然昏厥,四肢厥冷,汗出如油,呼吸微弱为阳脱征兆,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源性休克。
出现嗜睡、神迷,为痰迷心窍的险讯,继之则神志不清,喘息更甚,陷入昏迷状态则预后不良,属现代医学肺性脑病。
喘喝抬肩,汗出如珠,面浮唇绀,四肢厥冷,神识不清,脉沉微欲绝,或脉浮大,为心阳虚、阳气外脱之凶兆,《金匮要略》说:“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大,不治,又加利尤甚”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心力衰竭。
突然唇绀面紫,鼻煽憋气,胸闷烦躁,痰声漉漉,神志恍惚,则为肺闭的危候,继而气闭,终由闭到脱,肺绝而亡,肺绝者气去而无还也。《中藏经·虚劳死证》说:“肺绝则气不反,口如鱼口者,三日死。”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性肺水肿、急性呼吸衰竭。
肺痿先兆
肺痿指肺部的痿缩性、退行性病变,本质属虚。肺与皮毛相合,故皮毛焦先兆可为肺部预兆的旁证……
肺痿,指肺叶萎缩,《金匮要略》提出“重亡津液,故得之”。临床症状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证,如《素问·痿论》说:“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金匮要略》说:“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为肺痿之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并肺不张、硅肺、肺硬化等。
“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