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高发于冬春季节,一般在11-12月份开始出现病例,次年2-5月份进入发病高峰期。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主要传染源,病原菌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近年来,中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成为流脑发病的主要人群。人群易感性增高、个体抵抗力下降、人口流动、上呼吸道感染、吸烟、低温、干燥、沙尘、居住拥挤等都是流脑发病和流行的危险因素。
1、清扫周围环境和室内卫生,并经常通风换气,特别是幼儿园、学校、工地等人群聚居地区。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勤洗手,勤通风。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
4、做好防护: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5、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6、接种流脑疫苗:易感人群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应适时接种流脑疫苗,重点作好2岁以下儿童的基础免疫。
7、若学校和托儿所流脑暴发,可酌情暂时停课,并对学生和儿童应急接种流脑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