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西北大学医学院与西班牙Dinac基金会正
TUhjnbcbe - 2021/2/7 18:49:00

西北大学医学院与西班牙Dinac基金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年9月28日,西北大学医学院院长赵钢教授与西班牙神经和相关慢性残疾疾病研究发展和援助基金会(DINAC基金会)Izquierdo教授远程签署了中西科学研究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在脱髓鞘相关性疾病的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合作,重点包括探索此类疾病的病因、免疫机制、遗传变异及其标准化治疗,并对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共享,从而达到优化病程监控和管理、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现精准治疗的目标。两位专家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也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医疗机构间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中西医疗资源融合;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国际化的力度,对于探索引入世界先进的医疗技术、推动我国罕见病的诊治有着深远影响。随着双方之后的双中心实验室的建立,为广大患者提供咨询就诊的便利,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病痛的困扰。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脱髓鞘疾病在我国属于罕见病,以其中的多发性硬化为例,发病年龄高峰在20-40岁,女性较男性更为易患,是青年人群中残疾率最高的神经免疫疾病。目前,国内对此类疾病的诊疗现状不容乐观,疾病知晓率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经验不足。

Izquierdo教授对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的诊疗有着40多年的丰富经验,其团队在对多发性硬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对多发性硬化特异性脑脊液寡克隆带的检测中,他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达到96%以上,通过与其合作,引进新技术,可以显著的提高我国对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诊断能力。赵钢教授是国际知名神经内科专家,享誉海内外,长期致力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脑脊液细胞学研究,医院神经内科开设了脑脊液细胞学实验室,建立了仅次于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全球第二大脑脊液细胞学标本库,并在工作中研发了国产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收集器。同时,赵钢教授还带团队成功改良了已有多年历史的抗酸染色法,将结核性脑膜炎的阳性诊断率从之前的3.3%提高至82.9%。

此前,赵刚教授及Izquierdo教授双方已就合作事宜开展了多次视频会议讨论,达成了鼓励两国医生积极开展科研合作的共识。在他们的共同支持下已于年7月30日成立了隶属于西班牙FUNDACIóNDINAC基金会的中西国际医疗技术协作会(COTEMECHI),该协会旨在临床研究、基因研究、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间医学交流与合作,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

目前,双方已展开了第一阶段的科研合作,正在进行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分析。随后,在年9月30日,双方也已启动了Covid-19对中国、西班牙、古巴三国多发性硬化患者健康及其相关影响的调研,此后双方也将在多个相关领域展开更深一步的合作。

专家介绍:

赵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医学院院长

曾任空*医院(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组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疗法与工程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陕西渐冻人关爱互助协会会长。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移动医疗分会主任委员、《NeuroimmunologyNeuroinflammation》主编,《中华神经科杂志》副总编辑,《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副主编。

GuillermoAyusoIzquierdo:国际多发性硬化专家,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教授,Dinac基金会(神经疾病和相关慢性疾病研究与援助基金会)主席,多发性硬化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心主任,担任西班牙多发性硬化协会主席,西班牙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协会医学咨询委员会主席,西班牙神经学会脱髓鞘疾病小组负责人,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卫生服务专家组成员,MSBASE和EDMUS委员(多发性硬化患者研究国际数据库),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神经协会主席,安达卢西亚公共卫生系统生物库负责人,西班牙神经学协会委员,塞维利亚省多发性硬化协会主席,医院(HospitalUniversitarioVirgenMacarena)神经科主任及多发性硬化领域创始人。年获得西班牙神经学终身医学成就科技奖。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北大学医学院与西班牙Dinac基金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