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相关的脑脊液参数恶化
预示颅内结核瘤的发生
陆玉颖胡中扬王芙艳姚广朱海霞王振宋治陈茹刘鼎
WorseningCSFparametersafterthestartofanti-tuberculosistreatmentpredictsintracerebraltuberculomadevelopment
YuyingLu,ZhongyangHu,FuyanWang,GuanYao,HaixiaZhu,ZhenWang,ZhiSong,RuChen,DingLiu
IntJInfectDis.Dec;:-.doi:10.6/j.ijid..09..EpubSep28.PMID:.
1
目的
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在开始抗结核治疗后,经常会出现新的颅内结核瘤,或原有结核瘤出现进展,即结核病相关矛盾反应。矛盾性结核瘤的免疫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暂无可靠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存在。我们研究了早期的脑脊液(CSF)参数恶化是否能预测后期矛盾性结核瘤的发生,探讨其能否作为结核瘤发生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2
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HIV阴性TBM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结果和影像学改变的动态变化,将抗结核治疗期间出现矛盾性结核瘤的36例TBM患者与未出现矛盾性结核瘤的62例TBM患者进行比较,并建立了一个logistic回归模型来揭示矛盾性结核瘤的预测因素。
3
结果
矛盾性结核瘤组的脑脊液参数(白细胞计数和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恶化的比例(75.0%,27/36)明显高于非矛盾性结核瘤组(24.2%,15/6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的CSF参数恶化是矛盾性结核瘤的最高风险预测因子。绝大多数(81.0%)CSF参数恶化发生在抗结核治疗后2周内(2~24d,中位数7d),而矛盾性结核瘤通常发生在2周后(12d~13个月,中位数22d)。CSF参数恶化与矛盾性结核瘤出现的间隔时间为6~d(中位数21d)。有无结核瘤的患者在预后评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
结论
抗结核治疗后早期的CSF参数恶化对于后期结核瘤进展或新的结核瘤出现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5
关键词
结核瘤;结核性脑膜炎;矛盾反应;脑脊液;HIV阴性成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