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
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
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全国各界通过广泛动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进早日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
今年的主题寓意着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的情况下,另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也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防治工作时不我待!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
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全身不适,午后低热,倦怠,乏力,盗汗,消瘦等。连续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并与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直接接触的人应该提高警惕性,尽快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身体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01
呼吸道传染
和患病的人嬉笑打闹、大声说话,当病人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当健康的人体吸入这些飞沫后,就会感染结核菌。这也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02
食物传染
结核病人用的餐具、吃剩的食物上,都可能留有结核杆菌;与结核病人合用餐具或同餐食物,易食入结核杆菌;接触病人用过的痰盂等物品后,如不认真洗手也可能受到感染。
03
尘埃传播
结核病患者处于传染期时,痰吐在地上,经过水分蒸发后,成为带菌的尘埃传染给健康人。
体弱多病者: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体弱多病者易首先中招;
老年人:体质弱,免疫功能减弱,感染结核菌容易发病;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包括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的人,化疗的患者、肺部有严重病变的患者等;
糖尿病人:糖尿病是结核病发病的诱因之一,糖尿病可增加患结核病风险2倍以上;
艾滋病人:艾滋病*携带者患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是常人的约26至31倍;
经常抽烟的人:烟草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感染结核病和因病死亡的风险。
结核病的预防避免与疾病处于活动期的结核患者接触;
房间要多通风,有助于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进而减少吸入可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打喷嚏使用纸巾遮挡而不是手;不要共用毛巾、水杯、餐具;
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可能减少发病机会;
结核-卡介苗(TB-BCG)是我国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中的一类疫苗,在婴儿出生1月内接种。虽然目前的卡介苗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预防结核病作用,但能够预防婴幼儿和儿童的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
医院 医院
素材来源/网络编辑/张岚审核/蓝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