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警惕
做好春季校园疫情防控
CAMPUSEPIDEMICPREVENTION
新冠阳性每日新增仍在例以上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月份以来发布的6次《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1月30日核酸检测阳性数2.4万例,2月6日核酸检测阳性数为0.9万例,2月13日为例,2月16日为例。虽然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已大幅下降,但是感染者人数仍然存在。2月份以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的核酸检测阳性数日新增仍在例以上。
校园防疫
此外,根据2月18日中疾控发布的最新《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2月16日,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有12.4万人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有2万人,其中重症患者56例。
保持警惕,做好基本防护措施
“目前来看大形势是比较好,但是是否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和流行、是否感染率有增高回升、是否从境外传入新的毒株等问题,仍然是我们监测的重点。”著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对于公众而言,还是应该保持谨慎,做好基本的防护措施。”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图
校园防疫
如何做好校园疫情防护?
校园是师生员工聚集的场所,除了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等均可在人群密集的校园内传播,所以做好个人防护十分重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部分轻症新冠感染者可能无任何临床表现,呈现无症状感染者的状态。严重时会导致肺炎,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表现,更严重时引发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
校园防疫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校园防疫
手足口病:也被称为“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和全身发热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
校园防疫
诺如病毒: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环境传播。
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轻,休息2至3天即可康复,可口服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呕吐和腹泻消耗的水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如因频繁呕吐或腹泻,出现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时,应及时治疗。
校园防疫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和北京疾控中心发布的相关提醒,以下几个防疫要点必须重视并落实:
1、倡导预防接种。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倡导符合接种条件、无禁忌症的师生员工按照免疫程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
2、加强健康管理。师生员工入校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等症状师生员工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与此同时,广大师生员工每日开展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不带病到校学习和工作。
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做好流感、诺如病毒等校园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工作。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账。
3、加强个人卫生。卫生间等场所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配备洗手用品。引导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坚持勤洗手、常通风、注意咳嗽礼仪,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良好卫生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4、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无害化处理。
5、做好人员防护。校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戴帽子和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上报和就诊。
6、如有学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及时到学校医务室排查,根据病情回家或就医,不带病上课。
7、坚持多病共防,目前仍是流感、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注意个人防护和手卫生、食物严格清洗加工、科学消毒污染物等措施,做好相关疫情防控。
此外,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场所,每天及时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孩子有发热症状要为其测量体温,如果孩子有发烧及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应自觉戴上口罩并带其就诊。如孩子需要居家隔离治疗,家长应督促孩子在家休息,避免与其他同学接触,不参加校外辅导班等活动,避免造成疾病传播。
春季虽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病毒的流行和传播,给孩子们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温暖春季。
原标题:《做好春季校园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