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的3.15晚会中,大人小孩子都爱的辣条,又被拉出来批判了一番。
说实在的,辣条这东西出问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湖南的一个15岁少年小黄因为吃了大量辣条,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抢救。山西的两个小朋友因为吃了学校超市的辣条,都出现了中毒症状,吃的比较多的11岁弟弟不幸死亡……
但无奈刀子割在别人身上,自己个儿感觉不到疼。
即便辣条出了这么多事,还是没有引起民众的注意,大多数人把这些事当个新闻看完也就过去了。
辣条问题依然存在,还是学校门口小卖部中最热销的商品,很多孩子说自己一天能吃2包,甚至3、4包。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如果新闻事件不足以引起大家的重视,那大家可以看看辣条的后厨。
记者对一家生产厂家进行了暗访。
辣条生产车间里的环境,我已经不能用脏乱差来形容了,完全就是一个垃圾场。
搅拌桶上让人恶心作呕的油污。
配料车间里,地上杂七杂八的各种添加剂。单双甘油酯脂肪酸、三氯蔗糖、甜味剂、增味剂、保鲜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十几种添加剂,经过搅拌后,混合到辣条里。
工人油腻腻的双手,不戴手套不戴口罩,脏兮兮的抹布……
也有的家长说,我们知道这东西不好,也就是偶尔给孩子吃一次。
但事实是,一袋辣条中盐含量超标的吓人。
哪怕是吃一次,都够身体遭殃好几天了。
简而言之一句话,不吃就对了。
除了3.15曝光的恶习辣条,我们习以为常但对孩子而言无异于潜在炸弹的这几大安全隐患,也需家长多注意。
成本不过三五毛钱的烤肠
这东西也是大人小孩的最爱,街边摊,便利地到处都是。因为味道诱人,很多孩子爱不释手。我家小小菌之前就是它的常客,但后来自从发生了那件事,我彻底将这东西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那天给孩子买的同时,我也买了根尝了下鲜。吃的时候就感觉味道不对劲,果然没过多久,我就开始拉肚子了。
回家我立马彻查了下烤肠的老底,好家伙,差点没把吃进去的都吐出来。
原来,有些鸡贼的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烤肠里用的肉压根就不是正规的鸡肉、猪肉,而是一些废弃不用的鸭皮、鸡皮或猪肥膘肉,用狐狸肉、貂肉的也有等,一根成本不足三五毛钱。
为了卖相好看,黑作坊还会加进去各种添加剂。
再加上一些烤肠没有严格的杀菌过程,孩子吃这些东西无异于吃了一肚了的细菌。轻者拉肚子、肠胃炎,重的会导致脑膜炎、肾衰竭,甚至死亡。
所以,哪怕孩子再想吃这种路边廉价烤肠,家长也要心狠一点,不买给他吃就对了。
引火烧身的免洗洗手液
免洗洗手液携带方便,很多家长出门时都会随身带一瓶。
但因为它的成分中酒精含量都在60%以上,孩子很可能会因为误食而造成酒精中毒。除此之外,它还极易燃烧。
浙江省某消防大队的消防官兵做了个实验。
将免洗洗手液均匀涂抹在玻璃碗里,让其挥发15-30秒,点火后出现了蓝色的火焰,燃烧时间长达30秒。之后,消防员找来一块带皮的猪肉,模拟实验将免洗洗手液均匀涂抹在猪肉上,燃烧了20几秒。
假如抹了免洗洗手液的孩子接近了火源,后果将不堪设想。
总之,酒精免洗洗手液一定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儿,防止他误食造成酒精中毒,使用时一定要在家长的监护下使用。
吃人的干燥剂
有时候,很多意外的发生,不是我们对危险预估不足,而是我们的认知不足。
就拿干燥剂来说,我们觉得再安全不过的一个东西,竟会炸伤孩子的眼睛。
小飞吃着零食,突然发现袋里有个硬硬的小包,随手撕开包装袋里的干燥剂,扔进装有水的杯里。
突然,“砰”的一声爆炸了……
再到妈妈看见孩子时,孩子正捂着眼睛撕心裂肺地大哭,家医院。
但即便做了最快的治疗,孩子的右眼还是被严重灼伤了,几乎失明,连眼前的手指头都看不见了。
一小包干燥剂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生石灰吸水后会发生急剧的化学反应,会放出大量热量,造成气体膨胀和水体膨胀,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可能会引发“爆炸”。
可想而知当时孩子承受了多大的冲击力。
这些东西家长一定要及时收起来,不要让孩子单独接触到,或者提前告诉孩子它的危害性,不要等酿成大祸再后悔。
安全教育,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孩子们正处于好奇心极其强烈的时间,什么东西都想拿起来瞅一瞅摸一摸,对危险毫无认知。家长一个大意,就可能会酿成大祸。
关乎孩子的安全面前,都没小事。除了这些代表性的个例,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潜在危险的物件,希望家长们能重视起来,把这些东西都收好了,切不可大意。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十月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