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男童高烧得怪病,妈妈留下107元不辞而别
TUhjnbcbe - 2025/6/4 16:35:00

年11月25日,在医院里,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妇人跪坐在一个医生面前失声痛哭。

这个老妇人穿着一身花衣服,怀中还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九个月大的小孩。

这个小孩神情呆滞地躺在奶奶的怀里,丝毫没有同龄小孩该有的灵气。

“医生,我求求你救救我孙子吧,他只不过是发了个烧而已,怎么就染上这么多病了呢?”

一旁的医生和护士想要把这个妇人搀扶起来,可是她不听劝,继续跪在地上大哭。

这个妇人是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家庭贫困,与丈夫结婚

医院里痛哭的妇人名叫丁天珍,年5月19日出生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昙华乡的一个农村中。

丁天珍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所以从出生起就非常不受重视。

她的父母虽然没有像其他重男轻女的家庭一样苛待女儿,但也因为孩子太多而忽视了她。

丁天珍的父母一共养活了七个孩子,包括四个女儿,三个儿子。

因为孩子太多,他们只能把年幼的孩子交给年长一点的孩子照顾。

即使丁天珍的父母干活非常卖力,但是想要养活这一大家口人还是非常困难。

等孩子们稍微长大一点了,她的父母就让孩子们都下地干活,减轻家庭负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懂事起,丁天珍就跟着哥哥姐姐们干农活、煮饭炒菜、割猪草。

丁天珍的父母没有读过书,也没有什么见识,再加上家庭比较困难,所以他们从来没有动过让孩子们上学的心思。

在他们看来,让这几个孩子吃饱穿暖,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因此,丁天珍和几个兄弟姐妹从来没有读过书,甚至从来没有出过大山。

等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了,丁天珍的父母又开始操心起几个儿女的婚事了。

但是,这个家庭实在太过贫困了,所以很少有姑娘愿意嫁进来。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先准备女儿们的婚事。

他们希望,四个女儿结婚之后,就可以凑出一笔彩礼钱,让儿子们娶上老婆。

丁天珍虽然长相普通,但是她干活勤快、待人真诚,村里的很多人都喜欢她。

年9月份,19岁的丁天珍嫁给了邻村一个叫做李顶聪的小伙子。

李顶聪有四个兄弟,结婚之后他们兄弟就分家了。

因为李顶聪不是长子,所以分到的东西极其有限。

但是,夫妻俩都是勤快人,家里又没有拖累,所以他们想要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的。

在夫妻俩的经营下,这个小家庭的日子越过越好。

平时,丁天珍和李顶聪会一起去地里干活,下午也会一起回家,夫妻俩互相扶持,相处得异常和谐。

农闲的时候,李顶聪还会去山上抓点野味,然后拿到镇上去卖钱补贴生活。

有时候,他也会跟同乡人一起进城打零工,而丁天珍则留在家里操持家务。

在家接生,可孩子却难产

年,20岁的丁天珍怀孕了,夫妻俩都很高兴。

为了给未出世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丁天珍和李顶聪夫妻俩干起活来也更加卖力了。

当时,医院生产的意识,所以丁天珍早早地联系了接生婆,请她到时候过来帮忙。

年5月份,眼见着妻子的肚子越来越大,李顶聪也没有继续去城里打零工了。

他安安心心地待在家里,守着怀孕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

25日这一天,丁天珍在烧火做饭的时候,腹部突然疼痛难忍。

她知道孩子快要出生了,于是她坐在凳子上,大声地喊丈夫来帮忙。

李顶聪听到妻子的呼喊后,立马赶了过来,把妻子抱回床上去。

之后,他请邻居帮忙叫来了接生婆,他则蹲在火炉边烧热水。

听着妻子接二连三的痛呼声,李顶聪内心非常焦急。

他迫切地希望孩子快点出生,好让妻子少遭一点罪。

可是,上天并没有听到他的祈祷,几个小时之后,接生婆满手是血地跑了出来。

她告诉李顶聪,孩子胎位不正,医院去,否则母子俩都有危险。

李顶聪听了这话,内心非常不安,他立马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请村里的拖拉机把医院中。

夫妻俩生活的农村位于大山深处,拖拉机需要行驶一个多小医院。

医院的途中,李顶聪紧紧地抓着妻子的手,一遍遍地鼓励她,让她振作起来。

医院的时候,丁天珍已经脸色苍白,气息微弱了。

医生们立马把她抬进了手术室,李顶聪则焦急地等在外面。

手术非常成功,母子俩都有惊无险地出了手术室。

不过,由于孩子在娘胎里待了太久了,孩子身体比较虚弱,需要父母好好照顾。

医生还告诉李顶聪,丁天珍可能再也不能怀上孩子了。

多子多福是农村里的人们一贯的观念,听到妻子没办法再怀孕的消息时,李顶聪有一瞬间是茫然的。

看着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再看看在小被子里睡得正香的孩子,李顶聪突然觉得这就足够了。

他有一个全心全意待自己好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乖巧的儿子,不需要再有其他孩子了。

在医院休养了一段时间之后,李顶聪带着妻儿回到了农村老家。

之后,李顶聪一边干农活,一边忙里忙外地照顾坐月子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

他给这个孩子取名为李兴明,他希望这个孩子以后能够有光明的前途。

患上白内障,眼睛失明

正如医生所说,李兴明的身体素质很差,稍不注意就会感冒。

为了能让儿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丁天珍夫妻俩一有钱就会带着儿子寻医问药。

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甚至是一些民间偏方,他们都给孩子尝试过。

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之下,李兴明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但是仍然需要父母精心呵护。

为了多赚点钱,多给孩子买点营养品,李顶聪进城打工的次数更多了,上山打猎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他渐渐感觉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差,看到的东西越来越模糊。

李顶聪以为是劳累所致,没有过多在意,更没有把自己的状况告诉妻子。

后来,他在秋收的时候,因为看不清东西,而割伤了手。

丁天珍才发现丈夫的异样,强制性医院做检查。

眼科医生仔细地询问了李顶聪的症状,最后确定他得了白内障。

他告诉这对多灾多难的夫妻,要治好白内障,最好的办法是进行手术,吃药没有多大效果。

可是,手术费用很高,这个家里根本没办法拿出这样一笔巨款。

无奈之下,李顶聪只能请医生开了一些药,延缓病情。

之后,夫妻俩抱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厄运一次又一次地关顾他们家。

为了早点攒到钱,给丈夫做手术,丁天珍干起活来更加拼命了。

她以前只负责照顾孩子和干地里的农活,但是现在却会跟丈夫一起上山打猎了。

李顶聪同样比以前更加拼命,只不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年幼的孩子。

他知道自己迟早都会看不见,所以想在没有失明的时候,多赚点钱,让妻儿们以后的生活不会那么艰难。

后来,他的视力已经非常模糊了,但是他依旧坚持上山打猎。

年的一个夏天,李顶聪和妻子丁天珍一起上山打猎,他眼睛看不清东西,让树枝直愣愣地刺进了眼睛里。

他当场痛呼出声,虽然丁天医院,但也无济于事,李顶天就此成为了盲人。

眼睛失明之后,他没办法继续干活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全部都转移到了丁天珍一人身上。

幸好儿子李兴明已经懂事了,不需要大人贴身照顾,丁天珍的压力这才减轻一点。

虽然生活很辛苦,但是丁天珍还是在孩子七岁的时候把他送进了学校读书。

不过,李兴明性格比较调皮,坐不住,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好。

小学毕业之后,他见母亲如此辛苦,就没有继续上初中,而是去镇里打零工。

他本来可以像其他青年人一样去更发达的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的。

但是,他想到才四十来岁就已经满头白发的母亲,再想到失明多年的父母,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家里照顾他们。

孙子患病,儿媳离家出走

年3月份,23岁的李兴明和同乡的一个姑娘举办了婚礼,成为了一家人。

之后,妻子留在农村照顾公婆,李兴明则专心在镇上打工赚钱。

没过多久,李兴明的妻子就怀孕了,这个消息让一家四口都欣喜异常。

年2月6日,李兴医院中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

这个已经平静了二十多年的家庭,再次听到了久违的孩童啼声。

丁天珍内心十分激动,觉得自己干活更有力气了。

她知道儿媳没有照顾小孩的经验,所以在干活之余,也会给儿媳传授一些带孩子的经验。

不过,家里多了一个孩子之后,生活开销更大了,这让本就贫困交加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年11月份,九个多月大的孙子小杰突然在夜里发起了高烧。

当时,小杰的母亲睡得比较沉,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发现孩子的异样。

为了省钱,他医院检查,而是在村里的卫生所里开了退烧药。

但之后,小杰的病情一直反反复复,经常发烧,咳嗽。

他们以为小杰只是换季引起的感冒,所医院做检查。

几天之后,小杰突然浑身抽搐,躺在床上昏迷不醒。

一家人十分慌张,手忙脚乱地医院赶。

因为水平有限,所以镇上的医生并不能检查出孩子的病因,医院治疗。

六天之后,丁天珍一家抱着一直昏迷的孩子,终医院。

在几个医生全力抢救下,小杰终于清醒过来了。

一家人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被医生告知,“孩子患有脑膜炎,以后发育会比较慢,智商也不会很高。”

“最糟糕的是,这个孩子还有先天性心脏病,长大一点后就需要做手术治疗,你们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丁天珍在知道孙儿患有这么多疾病后,眼前一黑,瘫坐在地上。

“医生,你一定要治好我的孙子啊,他还这么小,可不能出事啊。”

一番折腾之后,他们把小杰转到了医院中,医院对脑瘫儿童有政策补贴。

之后,医院里陪小杰做康复训练,李兴明则回家一边赚钱一边照顾失明的父亲。

她们在郊区租了一个简陋的房子,每天早上五点就会起床,把小杰叫起来之后,她医院赶。

小杰的康复治疗是从早上八点钟开始的,她们每回都会提前到,早早地等在治疗室外。

下午回家之后,丁天珍还会给小杰按摩身体,教他走路。

治疗了大半年之后,小杰的恢复情况依旧不理想,无法说话,也无法走路。

小杰的妈妈见儿子一直没有好转,内心非常失望。

有一天,医院的食堂打饭,留小杰妈妈一人照顾孩子。

等她打饭回来,只看到躺在床上睡觉的孙子,以及床边的两套新衣和元零钱。

那一刻,丁天珍知道,这个家就此散了,小杰没有了母亲。

但是,她并不怨恨儿媳,因为她知道,孩子生病之后,儿媳也承受了很多痛苦和压力。

社会关爱,病情好转

儿媳离开之后,丁天珍打起精神,继续带着孩子做康复治疗。

她始终对孩子抱着极大的信心,“希望他能够说话走路,生活能够自理,其他的就不强求了。”

后来,丁天珍一家的积蓄都花完了,小杰一家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治疗费了。

无奈之下,丁天珍收拾行李,准备带孙子回家休养,等有钱了再继续来治疗。

年12月3日,丁天珍正准备带着孙子回老家,却突然接到了《昆明日报》记者的来电。

原来,医院的医生见孩子如此可怜,就主动联系了记者,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给他们提供点帮助。

记者余梅采访了丁天珍,并如实地把采访的情况写在了报纸上。

小杰的病情被报道之后,立马就引起了许多爱心人士和慈善组织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男童高烧得怪病,妈妈留下107元不辞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