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以身作则,牢记初心,担当医者使命,绝不懈怠,众志成城,把抗击疫情放在第一位,把病人和社会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年‘非典’的集体,我们更是责无旁贷!我们特勤大队全体人员请战,愿为战胜这次疫情,随时听候调令,义无反顾,奔赴一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月16日,山西晚报记者在这份请战书上看到,太原市急救中心特勤大队的17名医护人员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李秀中、牛记军、刘赟、许鹏飞、王建军、张韬、秦兴国、陈晶、刘纲、牛志明、文婷、韩军、冯冬青、黄康、韩居业、褚庆颖、陈鹏。
从1月21日开始,这支特殊队伍有近趟逆风而行的经验。每趟3名医护人员出诊,他们每人平均完成20余趟高度疑似及确诊传染病患的转运任务。由于经常使用手消,他们手部的皮肤出现了干裂和红疹。
面对疫情寸步不让 全站人员严格执行封闭管理
特勤大队于年初成立,主要承担急危重病患跨省市长途转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救援以及禽流感等传染病转运任务。
参加此次战“疫”的17名急救人,有一半人员参加过年抗击“非典”战役并获得个人荣誉,再到各种传染病救治转运,疫情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面对疫情寸步不让。
从1月21日上午接到上级指令,有一名从武汉回太原的高度疑似发热患者医院转运医院,属于太原急救人、属于特勤大队的抗疫战争就已打响。
1月25日在山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之后,这支队伍依然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要求承担最艰巨、最危险、最困难的所有高度疑似及确诊传染病患者转运任务。
在面对太原市急救中心要求的不辱使命,坚决完成任务,全力确保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任务后,1月28日特勤大队紧急全部医院所在位置,全站人员严格执行封闭管理,确保有任务随时出动,预防交叉感染,避免“非战斗减员”,做到2辆负压救护车及急救人员高速运转,全力阻击疫情。
关键时刻顶得住 全力确保重症患者转运安全
2月13日上午,特勤大队迎来了2趟特殊出诊,这给疫情时期的救治转运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一名患者,主因“咳嗽、气紧1月余”入院治疗,于1天前出现发热,要求医院排查。但是患者目前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耗氧量极大,给转运带来了极大困难。特勤大队黄康、褚庆颖、陈晶车组出车。黄康医生了解到患者需要70%的氧浓度才能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
另一名患者,排除新冠肺炎,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有一定的传染性),病情危重,深昏迷状态,要求医院治疗。特勤大队陈鹏、冯冬青、韩居业车组二级防护立即出车,陈鹏见到患者时,已是抢救药品在维持生命体征。
两名患者均为危重症患者,转院治疗途中有极大的风险。然而鉴于疫情期间状况特殊,为了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关键时刻急救人员必须扛得起、顶得住。特勤大队副队长牛记军协助评估病情,经过逐个分析研判患者病情,制定详细的转运方案,尤其是针对第一位患者,严格测算转运时间和目前车载的氧气,确保能够满足患者转运途中需求。
最终,急救人员周密稳妥、平安顺利地将两位医院继续治疗。
支援地市转运及消杀 确保零感染
烈性传染病疑似及确诊患者必须一人一车隔离转运,就近、及时消杀,全力确保患者转运安全以及医务人员零感染。
2月4日凌晨5点,完成转运任务人车消杀完毕后睡下不到3个小时的许鹏飞,早早地等在了街口。原来前一晚,运城市急救中心在转运确诊重医院后,需在太原就近消杀,他接到中心领导全力协助兄弟单位进行人车消杀指示后,及时联系并指引运城市救护车来太原市急救中心指定消杀点。整整3小时,许鹏飞严格按照消杀流程指导人车快速消杀,赢得了急救同仁的一致赞扬。
其实,在太原急救除了无条件帮助兄弟单位消杀,只要有需要,义无反顾协助转运确诊重症患医院治疗。太原急救特勤大队的每一辆救护车,都是移动的重症ICU,是我省地市重症患者驶向治愈彼岸的生命之舟。
太原急救人员说,只要每一位市民勤洗手、戴口罩出门,认真做好防护,有症状早就诊、不隐瞒多沟通,疫情就能尽早结束。
来源:山西晚报记者杨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