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随机分为高通量组与低通量组
TUhjnbcbe - 2020/8/1 10:20:00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血液透析治疗尿*症患者, 随机分为高通量组与低通量组, 各45例。高通量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 低通量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甲状旁腺素(PTH)、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 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高通量组的Scr、BUN、PTH、β2-MG、TC值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通量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中国论文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低通量血液透析;尿*症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9.073


尿*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后阶段, 肾脏等功能的丧失导致一系列的症状与代谢絮乱[1]。在治疗尿*症时, 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为了探索更好的治疗尿*症的血液透析方法, 本文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以及低通量血液透析进行临床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治疗尿*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高通量组与低通量组, 各45例。高通量组男35例, 女10例, 年龄32~50岁, 平均年龄(45.6±7.4)岁, 透析时间(60.2±48.3)个月;低通量组男33例, 女12例, 年龄34~60岁, 平均年龄(47.6±8.4)岁, 透析时间(59.2±49.3)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使用Fresenius 40085容量控制型透析机, 通过纯净水碳酸氢盐透析液, 其血流量250~300 ml/min, 透析液流量600 ml /min, 3次/周, 4 h/次的低分子肝素抗凝。高通量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的治疗, 透析器的表面积为1.5 m2, 2次/周, 脱水量为3000~5000 ml/次, 透析时间为4 h, 超滤系数50 ml/(h?mm Hg)(1 mm Hg=0.133 kPa), 血流量250~300 ml/min, 碳酸氢盐流量为600 ml/min。低通量组: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 透析超滤系数9.8 ml/(h?mm Hg), 面积为1.8 m2, 血流量、碳酸氢盐流量与高通量组一致。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透析前后提取血样本, 进行β2-MG、Scr、PTH、TC、BUN等指标的检查。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症状的观察如:睡眠差、骨痛、神经精神异常、平时生活习惯、身体乏力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透析后高通量组以上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低通量组(P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机分为高通量组与低通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