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全球顶级期刊《Nature》(中文:《自然》)刊发了康希诺生物自主研发的吸入用新冠疫苗报道。
图片来源:《Nature》、康希诺生物
吸入用新冠疫苗登上《自然》杂志
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全球进入了抗疫模式。无论从确诊、死亡的数字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的数据看,中国都是世界上防疫工作最成功的国家之一。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快速响应与动态清零的策略具备应对新冠变种病*的能力,以及中国新冠疫苗构筑的“免疫长城”,守护着数亿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此次《自然》上刊发了康希诺生物自主研发的,适合疫苗小剂量给药的吸入用新冠疫苗报道。文章中重点提到,康希诺生物为何选择复制缺陷型的Ad5腺病*方法研发新型冠状病*疫苗,以及如何突破难关开发了吸入剂型,使其具有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的三重保护效果。
这是中国创新疫苗公司康希诺生物率先成功研制的全球首款可吸入用新冠疫苗,也被称为雾化吸入免疫。所谓雾化吸入免疫,即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肌肉注射疫苗所不具备的黏膜免疫,具有免疫性好、无痛、可及性更高的优势。
前所未有的速度研发新冠疫苗
时间追溯到年末,新型冠状病*来势汹汹,迅速在全球蔓延开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全球各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研发新冠疫苗。
年2月,康希诺生物率先成功研制了中国首个针对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疫苗并获批临床,天完成从研发到上市全过程。这是迄今为止国内上市的新冠疫苗中唯一一款腺病*载体新冠疫苗。
据《自然》杂志报道,康希诺生物基于已有腺病*的病*载体疫苗技术平台,使用复制缺陷型的Ad5腺病*作为载体,使病*基因中“夹带”新冠病*刺突基因,让该腺病*颗粒成了运载“火箭”,让刺突基因成了搭载其中、要发射的“卫星”,进而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可吸入用新冠疫苗。
据了解,康希诺生物选用雾化吸入给药途径通过模仿病*的自然感染来训练机体的免疫记忆功能,可高效激发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重保护。其中,黏膜免疫是抵抗新型冠状病*侵袭的第一道重要防线,与后续刺激产生的血清抗体共同保护机体免受新型冠状病*的感染。
此外,为应对新冠大规模、快速、可机动灵活雾化接种的需求,康希诺生物研发团队经过多天的不断尝试和摸索,设计出了可以搭载震动网筛式雾化器的自动加液系统,实现一次加液连续雾化给药14次。设备还搭配低吸附雾气承载装置,完美解决疫苗大规模快速雾化接种问题,助力全球快速建立新冠免疫屏障。
海外归国科学家致力于发展中国创新疫苗
而这一切的故事要从十三年前说起。当时,几位中国科学家和疫苗行业资深专家,在全球大型制药公司领导创新国际疫苗研发。为了提高中国人用疫苗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推动中国创新疫苗的发展,他们放弃了国外受人尊敬的地位、优厚的待遇、稳定舒适的生活,毅然决然回到中国,希望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贡献一份科学力量。
9年,康希诺生物在中国天津诞生。
从此,康希诺生物创新疫苗研发的脚步就从未停下。从重组埃博拉病*病疫苗到腺病*载体新冠疫苗,再到吸入用新冠疫苗。从二价流脑结合疫苗到国内首款四价流脑结合疫苗,康希诺生物引领中国创新疫苗真正走向国际,以其符合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产品助力全球抗疫。
目前,康希诺生物建立了基于病*载体技术、合成疫苗技术、蛋白结构设计和重组技术、mRNA技术和制剂及给药技术等五大核心技术平台,拥有多项疫苗核心知识产权及专有技术,建立了针对12个疾病领域的17种创新疫苗产品的研发管线,涵盖了对新型冠状病*肺炎、埃博拉病*病、结核病、脑膜炎、百白破、带状疱疹等一系列疾病的预防。
而未来,康希诺生物还将在平台上开发针对VOC或者是广谱的吸入疫苗,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作出贡献。
创新疫苗引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