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名医”施庆申
□通讯员
李更雷
张现民
本报
张建平
今年65岁的施庆申,曾在高邑县高邑镇任农业技术员30多年,累积了大量蔬菜种植管理经验,光种植技术笔记本就有100多本。靠着勤奋和执着,只有小学文化的施庆申逐渐成了当地菜农心中的“名医”。去年秋天,该县寺家庄村张金玉等5户菜农拿着一棵*瓜秧找到施庆申,说他们种的*瓜*叶多、个头小、坐瓜率低,请老施给诊断。施庆申看了瓜秧,又到大棚进行了查看,很快找到了症结所在,提出了改良措施和防治办法,在他的指点下,这几户菜农当年都获得了每亩1.1万元的好收益。
针对大棚蔬菜前期设施投入大,部分农民种不起的问题,从2005年开始,施庆申开始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搞起了露地种植高效蔬菜的试验,经过努力,终于在去年试验出了一条露地蔬菜亩产超万元的间作套种新模式。据他介绍,这种间作套种模式先后采取大蒜和菠菜间作、夏白菜和长茄子间作、菜花和长茄子间作模式,一年下来,几乎月月都有新鲜蔬菜,并且由于合理利用了不同蔬菜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蔬菜不易生病,产量也得到提高。至于效益,施庆申扳着手指给算了一笔账,1亩地一年种三茬5种蔬菜,一共可以卖1.5万元左右,扣除成本和人工费3000元,每亩净利润可达万元以上。“今年,我要把这项成果推荐给乡亲们,让那些缺少资金的困难群众也能靠种菜走上致富路。”施庆申认真地说。
另外,施庆申还依靠自己的技术,在该县花园村建起了全县第一家个人农技推广站。他针对当地的土壤结构,利用鸡粪为主料成功研制出喷、冲、底、追系列有机肥料,并在自家地里进行试验,现已推广300多亩。据了解,使用该肥每亩可减少农药使用量60%,增产20%以上,增收近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