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这一期的,我是小编小果。
前言:据报导,这名男子札拉札(JesusMichelZalazar)跟孩子玩“飞高高”的游戏,却没有避开吊扇,让金属叶片狠狠削到宝宝的头部。医院接受紧急手术,一度救回性命,但在第二次手术时不幸死亡。根据当地媒体报导,女婴的后脑杓、头部侧边都被严重割伤。
什么?这些常听到的说法,竟然都是以讹传讹的错误观念?到底常见的育儿误区有哪些呢?别再让这些错误观念影响宝贝健康!
误区1.「宝宝不肯乖乖坐好吃饭,要追着喂他,以免他肚子饿。」
大约7、8个月~1岁前,可开始让宝宝练习尝试自主用餐;2岁前要建立良好的用餐习惯,如果此时仍没建立好用餐习惯,之后要改变就会比较困难。食物应尽量多元化、固定宝宝的用餐位置,并且避免在用餐时开电视或放其他好玩的东西在旁边,以免宝宝因为想看电视或想玩就不吃了。
误区2.「发烧会烧坏脑袋,要尽早退烧。」
以前的人会有这样的概念,因为早期有许多会无法控制的传染病,如小儿麻痹、日本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第一个表征常常为发烧,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流传「发烧烧太高、烧太久,会烧坏脑袋」的传言,但近年来随着疫苗、医疗照护发展,相关疾病已经很少见了。发烧本身是正常的免疫反应,发烧不会烧坏脑袋,寻找发烧背后的原因才是重点。但如果因为发烧而造成宝宝的精神活力下降,适度的退烧是可以的。
误区3.「跟宝宝玩飞高高他会很开心,可以经常玩。」
基本上,类似婴儿安抚餐摇椅那样轻微的摇晃程度,还是相当安全的,但如果是「猛烈、重复加速与减速」的摇晃,就可能会造成婴儿摇晃症候群,例如:抛接、撞击等。大人常爱跟宝宝玩的飞高高或举高高,专家也觉得是危险动作。
误区4.「怕宝宝过敏,什么都不敢给他吃。」
延迟添加副食品,并不会降低宝宝过敏的机率。若真的担心过敏的问题,添加副食品可遵照以下原则:
1.小心加:一次一种新尝试的副食品。
2.慢慢加:添加新尝试副食品时,至少尝试并观察二至三天。确定没问题再添加下一种。
3.注意观察:最常见的症状为皮肤红疹、肠胃不适。因宝宝消化功能未成熟,便便里含有未消化食物为正常现象,不应当做消化不良的表征。
误区5.「宝宝偏挑食,只能顺着他。」
偏挑食容易导致营养缺乏,可鼓励宝宝多自主进食,并增加食物的多样化。建议让宝宝与大人同桌用餐,宝宝会模仿大人吃饭,可能会对食物更有兴趣,并且应减少吃饭时附近可吸引宝宝注意力的事物。
误区6.「怕宝宝噎到,都只敢给他吃泥状食物。」
虽然吃泥状食物大多不会影响短时间内的生长,但长期下来,可能会不利于感觉统合发展、吞咽功能不佳、不利于自信心建立、用餐习惯也不佳。建议不要一直只给宝宝吃泥状食物,大约6~8个月以上,可视宝宝的吞咽与咀嚼能力而定,慢慢加入半固体食物。
今天的分享说到这边。你觉得今天的分享怎么样?欢迎在底下评论留言。你的点赞、评论、转发就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本文由小果编写,如有需要转载请标注出处,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