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长大概就是从妈妈第一次住院开始吧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些好 http://m.39.net/pf/bdfyy/bdfal/

开门见山,如需保险咨询请加我或。

年第6篇伪保险科普在26岁以前,从没有想过爸妈有一天会生病到需要去住院的地步,因为他们还50岁不到,身体本应该还很健朗!随子以为对于父母的赡养就是在每次视频通话的时候厚脸皮的不用负责任的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你们要照顾好身体。逢年过节的时候给父母塞点儿钱,工作不忙的时候想着从淘宝京东买点好吃的寄给他们,节假日的时候偶尔带着他们去周边旅个游......我以为做到这些就算作长大成人!但其实很多时候,视频通话都不怎么经常主动打给父母,在家人群里发发文字而已。大多数时候是父母打给自己,自己就像个恃宠而骄的孩子,一直坚信父母是自己永远的避风港,他们永远不会生病,永远有求必应。哪怕是这次,妈妈打过来视频通话,我开头第一句便是:妈妈,我在做饭,先不和你说了,等做完饭,我再给你打过去......而妈妈这次没有立即说“好好”!而是继续吞吞吐吐的说:那个就是......你能陪我回家么?我漫不经心的回:出什么事儿了么?妈妈柔弱无助的回我:就是我最近得了带状疱疹,在这里治了一个礼拜,一直也不见好,想回家去看。我一听,心想这个我大学的时候也得过,不是啥大病吧?有严重到非要回趟老家吗?但没敢直接和妈妈这么说。因为一向坚强的妈妈从没像这次这样看起来弱小无助。我继续问道:妈妈,是长在哪里了呀?腰部还是背部呀?妈妈有气无力的说:不是,长在脑袋上,这几天啥都吃不进去,浑身无力,脸部还经常抽搐,就像电击了一样......自己赶紧上知乎上查了一下,才发现这个长在脑部的带状疱疹可轻可重,严重的未来可能留下神经性疼痛从而致使人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一下子自己心里就有点打鼓。但也不得不强装镇定的和妈妈讲:我现在就去定高铁票哈,明天咱们就回去。查好高铁票后,我回妈妈:妈妈,明晚5点的高铁,晚上10点就直达高安,可以吗?妈妈轻声的应着:太晚了,能不能更早一点,从广州南先回南昌?我回复:好!这是下岗后在外打工十几二十年不曾在家休息过半刻的妈妈第一次向我示弱求助,这一刻我才深刻体会到,似乎我要开始为父母遮风雨了,因为他们,只有我们,能依靠的也只有我们这些儿女。回高安后,第二天一早便带医院就诊。由于妈妈途径广州南站回来,医院要求途径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必须先去发热门诊做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才可以就医。所以,一上午都陪着妈妈做核酸检测等结果,直到下午1点左右才拿到结果。在发热门诊告知了妈妈身体状况,被转诊到急诊内科,去到急诊内科,医生回复妈妈的带状疱疹不属于他们急诊科的诊疗范围,建议转诊到皮肤科。而皮肤科上班时间是下午2点30分。医院忍受了一上午的神经性疼痛,还要继续再等1个多小时,而我不能为我的妈妈减轻半分疼痛。医院充满消*水气味的走廊座椅上,为了转移妈妈的注意力,我和奶奶尽可能讲些笑话给妈妈听,比如奶奶讲我小时候多调皮才医院生了我老弟出来,就直接摆脸色摔门而出,拉着奶奶的手要回去......诸如此类,但妈妈实在是提不起劲,左侧脸部连同耳朵里的神经一直在间歇性抽搐。终于等到皮肤科医生上班了,进去会诊不到1分钟,告诉我们:这个带状疱疹从结痂情况来看,算是控制住了,可以继续保守吃点药。但自己看着妈妈实在是疼痛难忍,并不像控制住的情况,提出希望住院,做个脑部全面检查。皮肤科医生回复我:我们皮肤科无法办理住院,如果要住院的话,需要转诊到神经内科。于是,我们一天转诊了3个科室。下午快4点的时候,我们终于见到了“正确的医生”。神经内科的医生说:你妈这个情况,带状疱疹还未痊愈,可能需要先做个核磁共振,看看是否已侵犯到脑部导致脑膜炎没有?所以,在遵从医生的建议下,我们在下午4点多的时候终于可以去办理住院手续了,而这还只是医院。本以为一切都没问题了,但在翻看妈妈病历的时候才发现医生在妈妈门诊病历的既往史上写着:高血压、糖尿病。随即返回去询问医生:我妈妈说从没有得过这些病呀,是否病历写错了呀?医生轻描淡写的回复我:啊,漏打了“否认”2个字了......我这就给你手动加上哈我回医生:手写可能不太行,这个医院电子档吧,能否直接重新录入电子档,打印出一份新的病历,我打算之后给我妈妈配置中高端医疗,这个失误不修改电子病历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我妈妈后续的投保。医生随即在电脑里做好修改,重打了病历给到我们。这一刻,我庆幸自己做了保险经纪人这份职业,如果不是自己做这个,谁会去注意门诊病历的既往史措辞呢?没注意的话,未来妈妈配置一份保障全面的健康险都困难。也是经历过这次就医经历,百万医疗根本无法让妈妈立即就医,得到良好的就医体验。以前想着是花个几百上千给父母买个百万医疗就可以去解决“钱”的问题,但当病痛到了父母身上,让我的父母忍受疼痛去等待漫长的就医,只深觉自己无能,如果我能够医院的医生多好,如果我能给父母提供更好的就医资源该多好。现在父母五十岁出头,还算健康,再老时怎么办?我年轻我可以熬得住就诊无尽的等待,父母呢?熬得住吗?医院找个位置坐下来都找不到的时候,他们佝偻着背站不稳的时候,站久了腰疼的时候,让他们起大早在门诊排长队挂号吗?我不敢往下深想......这一次糟糕的就医体验坚定了自己要给他们配置上一款中高端医疗险,钱都是小事,如果未来万一再发生不好的事情,父母可以立即就诊,直接预约好对症的专家医生,不用考虑异地就医问题,更不是转诊3个科室,排队等待医生会诊......比钱更重要的是获得更优先、优质的救治,是尽最大能力延长至亲之人常伴左右,即使他们只能陪伴我们人生的某一段旅程。只有父母健在,人生才是幸事!往期文章链接:给孩子买教育金又?叒被收了智商税吗?骑上我心爱的小电驴发生意外了,意外险赔不赔?如果死神来敲门,我们能给家人留下什么?平安福21好吗?癌症到底离我们有多远?远到我叫大家都来买保险!随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