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篇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个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与成人不同,用药方法亦有差异。药店里的药品种类繁多,许多药品广告容易误导家长,进而造成不合理用药,甚至导致不良反应。专业药师的指导对于保证儿童合理用药尤其重要。
量身定做。新华社发徐俊作
●使用抗菌药物须慎重
对于感染性疾病,首先要区分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感染。严重的细菌性感染必须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否则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发展成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疾病。需要注意的是,出现细菌和病*同时感染时,绝大多数患儿不需要“抗菌药物+抗病*药”同时使用。
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减少耐药的发生很关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开始使用抗菌药物,一定要保证足量、足疗程。目的是将细菌彻底杀死,避免耐药细菌的产生。
使用抗菌药物一定要有医生的处方。家长不能仅凭症状和经验,就给孩子使用之前剩下的抗菌药物。
●正确选择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儿童最常用的退热药,一般口服或直肠给药。布洛芬制剂与对乙酰氨基酚一样,副作用少,是儿童退热的一线用药。需要注意的是,二者只可选其一,不可联合使用,目前临床上尚没有联合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
另外,大部分感冒药中都含有退热药成分,如果没有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不可采用“感冒药+退热药”的方案,以免酿成药源性肝损伤或其他严重后果。
工人在包装对乙酰氨基酚片。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维生素不可滥用
维生素在孩子的生长发育中不是随意服用多多益善。不少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性反应。比如婴幼儿服用维生素A,一次剂量超30万国际单位,可引起急性中*。此外,维生素最好不要空腹服用,可能诱发尿路结石等。
●不可擅自给孩子联合用药
很多家长认为药吃得多病好得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吃。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联合用药可能造成肝肾损伤甚至肝肾中*。儿童联合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有些药不能用牛奶送服
大部分抗菌药物不宜与牛奶同服,否则抗菌效果会严重“打折”,甚至完全失效。牛奶中的蛋白质容易与乳酸钙、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等常用的钙、锌制剂形成凝块,破坏吸收,削弱药效,加重胃肠道负担。牛奶中的磷还容易使铁剂沉淀,不利于铁元素吸收,影响补铁效果。
老人篇
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最为常见,患有多种疾病常常使用多种药物。此外,老年患者还常常出现衰弱、营养不良、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下降、慢性疼痛、焦虑抑郁等老年综合征,使病情复杂化,加之老年人心理调节能力和生理机能都有衰退,因此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药物使用更需小心谨慎。
●代谢减慢,应注意观察副作用
药物大多需要通过胃肠道吸收,经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老人的各器官功能逐渐减弱,一般而言服用同样剂量的药物,老人对其有效成分的吸收可能减少,代谢时间延长,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因此经常服药的老人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石家庄市有序开展重点人群新冠疫苗第二剂次加强针接种工作。河北日报通讯员贾敏杰摄
●出现典型症状要尽快服药
老年人是新冠病*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在日常做好防护、接种疫苗的同时,根据地域、气候、体质的不同,可以通过中医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或降低感染后疾病加重程度。如果感染了,出现典型症状,要尽快进行治疗。如果出现胸闷、气促、高热不退等症状,医院就诊。
●忌不遵医嘱,擅自增减药物
有些老年人一旦发现患病,治疗操之过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血压降得太快或血糖降得过低可能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头晕、乏力,甚至低血糖昏迷。有的老年人一旦病情稳定,又开始自行减量,导致血压、血糖波动,病情可能加重。
●一些药物对老人的伤害更大,应尽量避开
很多复方感冒药含抗过敏成分扑尔敏,能缓解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但前列腺增生或便秘的老人服用含此成分的药物,可能加重排尿、排便困难;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胃肠功能不好、患有某些心脏疾病的老人应慎用。
(纵览新闻客户端综合自健康中国、中国教育报等,编辑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