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疾定义新规“公开征求意见稿”公示结束,虽然最终实施时间还没有确定,但从两大趋势中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重疾险大变革已进入倒计时!
一是不再接受新产品备案。
在“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的第二天,银保监会人身险部随即发布通知,明确规定不再接受按照年定义设计的重疾险产品备案,即新产品都要按照新规定来。
二是旧产品陆续下架。
自从4月份开始,已经陆续有不少高性价比的产品开始提高投保门槛甚至直接下架,停售已在逐步进行中。
在这样新旧产品交替的时间节点,对于近段时间想买重疾险的伙伴来说,颇有一种站在历史关头做抉择的感觉,非常纠结。
于是有很多人问,现在是不是买重疾险的好时机?
其实,大家现在纠结的点无非就是:不知道《新规》实施对我们买重疾险是利是弊?是现在赶紧买划算,还是等新政策实施后买更好?
那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总体来说,《新规》实施对我们投保重疾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关键点在于我们自己该如何权衡利弊。
我们先来看看有利的方面。
01
统一定义的重疾和轻症各增加了3种
根据《征求意见稿》,统一定义的重疾将在原有25种的基础上再增加3种,分别是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一共达到了28种。
轻症也规定了三种,分别是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和轻度脑中风后遗症。
也就是说,修订之后,保监会定义的重疾从25种增加到28种,带轻症责任的重疾险也必须涵盖新增的3种轻症。
不过,除了使个别保障有缺失或条款有漏洞的产品更加规范以外,这对于那些此前就保障了这些疾病的产品来说,影响不是特别大。
因为大部分重疾险已经主动把新增的重疾和轻症保障进去了,甚至轻症的赔付比例还更高。
02
一些疾病的理赔变宽松了
这次修改稿中,一些疾病的定义放宽了部分赔付条件的限定。
比如去掉“严重咀嚼吞咽功能障碍”中“留置胃管90天(含)”以上要求。涉及到的疾病有严重脑中风后遗症、严重脑炎后遗症或严重脑膜炎后遗症、严重脑损伤、严重运动神经元;
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的理赔条件,从“开胸”变成了“切开心包”,更符合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
03
严禁乱凑病种
现在的重疾险产品,保障的疾病种类越来越多,从80种到多种。但出现了有些病种重合度特别高的情况,有“凑病种”的嫌疑。
为此,这次新规严格规定:同一个产品里不能有保障范围高度重叠的疾病。
而且发病率特别低的,还必须划重点提示消费者。
至于不利的方面,主要有:
甲状腺癌分级了
新规把一部分重疾降级,最明显的就是甲状腺癌,对我们的影响也最大。
众所周知,甲状腺癌患病率高,治愈率高花费也少,一般只要2~3万即可治愈。按照原来重疾定义,甲状腺癌属于恶性肿瘤算重疾,只要确诊就可以按重疾的金额理赔。
这相当于花费2~3万的病,可以获得10~50万的赔偿,有点“占便宜”的感觉。
但新规出台以后,“TNM分期为Ⅰ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按轻症赔,也就是只能赔付重疾保额的30%;只有分期比Ⅰ期严重的,才按照重疾保额赔付。
其实这次分级,是符合行业和医疗趋势的,也更合理。
只不过,以后买的重疾险占不到这个“便宜”罢了。
轻症理赔比例降低了
原来包含轻症的重疾险产品,一般都能赔重疾保额的40%-50%,好的能赔到60%。
但这次新规明确规定,规范中的“轻度疾病”(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赔付比例不得超过30%。
也就是说,如果买万保额,新规出台以前买好的重疾险能赔40万~60万,之后买的只能赔30万,这就是区别。
不过幸好只是这3种,不影响其他轻症。
原位癌被踢出轻症
以前很多重疾险产品会把“原位癌”算作轻症,一般能给到20-45%的赔付。
而在新的“轻度恶性肿瘤”的理赔定义中,“原位癌”不在轻症保障范围内。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重疾新规修订主要是对一些定义和概念做了相应的修改,进一步完善疾病定义,使理赔条件更加清晰。
其实不论从赔付比例还是定义标准来看,都没有明显的条件说明,新规后出台的产品会比现在的性价比更高。
所以,如果本身还没有做好重疾保障,又特别看重轻症中症赔付比例、或者担心甲状腺部位和癌症的,趁着新规前买重疾险比较适合。
如果本身重疾保障已经做好了,那可以等待重疾新规正式出台后再考虑加保。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还没有任何的重疾保障,只要我们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只要还担忧万一得了会有重疾倾家荡产的可能,那么任何时刻都是我们购买重疾险的最好时机。
此外,无数血淋淋的现实也告诉我们,买重疾险没必要等,尽早买是最好的。
因为身体健康状况不等人,风险也不等人,当下有保障才是最重要的。毕竟等新定义真的落实了,保险公司再设计出新产品,再加上等待期,一两年都过去了。
相信大家最近也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河南女大学生为救父亲向相恋5年的男友预支8万彩礼,反被拉黑。
女生的父亲患上脑出血,前前后后治疗费用已经花了70万,每天的开支大概在七八块钱。
为了救父亲,她提出向男友“预支8万的彩礼”,结婚时就不收彩礼。结果男友拒绝,并将其拉黑,两个人五年的感情,就这样终结了。
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谴责男方“冷血无情”,也有人表示理解,认为这不仅仅是彩礼钱的问题,而是一个无底洞,是对未知的恐惧,男方没有责任和义务背负起这个重担。
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这种时候与其去道德绑架,不如回到我们自己本身好好想想,如何能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
我想,碰到这种时候,如果提前配置了重疾险或者百万医疗险,情况总会好一些,双方可能也不至于闹成现在这种局面。
毕竟保险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极其有尊严地转嫁风险,这样一来,谁也不欠谁!
保险,早点买,总归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