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脑膜转移的鞘内化疗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88851.html

鞘注化疗是脑膜转移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血脑屏障及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普遍认为,系统化疗药物难以有效进入脑脊液中,对脑膜转移的治疗有效性低,临床获益不大。在小分子靶向药物广泛应用以前,鞘注化疗是脑膜转移治疗的最主要手段。鞘注化疗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中,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蛛网膜下腔是一个封闭的人体腔系结构,其内充满脑脊液,成人脑脊液容量稳定,约-ml。因此,小剂量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脑脊液中,即可产生较高的浓度,直接消灭脑脊液中的肿瘤细胞,对人体其他系统的*性反应相对较轻。鞘注化疗具有小剂量给药,抗肿瘤作用直接,药物不需要经过肝脏及血液循环代谢,对机体血液系统或全身其他器官损害小等特点,是一种局部化疗手段。鞘注化疗的药物选择与治疗方案。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并且敏感而脆弱,鞘内化疗药物的选择需十分慎重。目前,只有6种化疗药物被用于人体鞘内给药。经典的鞘内化疗药物包括:塞替派、氨甲蝶呤、(脂质体)阿糖胞苷。0年后北美相继进行了拓扑替康和依托泊苷的鞘内给药的1期及2期多中心临床研究。年我首次开展了人体培美曲塞鞘内化疗1/2期单中心临床研究。这6种药物的给药方案相似,除脂质体阿糖胞苷属于长效缓释制剂,每2周给药外,其他均为每周多次给药,连续6-8周。鞘内化疗药物的优劣尚缺少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观察,缺少客观有效的证据证明何种药物更具有优势。目前,欧洲脑膜转移指南(年)列举了经典的鞘注化疗药物的应用。而美国国家癌网指南(年)列出了除培美曲塞以外的另外5种鞘注化疗药物。因此,目前临床上可以选择的鞘注化疗药物包括,塞替派、氨甲蝶呤、(脂质体)阿糖胞苷,拓扑替康和依托泊苷。需要说明的是,培美曲塞尚未写入指南,且其说明书没有鞘内给药。因此,除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的临床研究外,培美曲塞鞘内给药属于超适应症用药,如出现不良后果可能要承担严重的医疗过错风险。既往曾有联合2种药物鞘注化疗的临床研究,但观察的结果是负面的。联合鞘注化疗不仅没有延长患者生存,反而降低了中位生存期。这可能是由于联合鞘注化疗的*性反应增加所致。因此,目前不推荐联合鞘内化疗。在6种鞘内化疗药物中,我应用过其中3种药物,氨甲蝶呤、阿糖胞苷及培美曲塞。对于其他3种药物,塞替派在中国没有供应,拓扑替康临床研究报道显示的化学性脑膜炎发生率较高(32%),依托泊苷临床研究报道的治疗反应率较低(26%),且依托泊苷及拓扑替康均为年后才开始写入NCCN指南,当时我已经找到氨甲蝶呤及阿糖胞苷耐药后的挽救治疗药物——培美曲塞。因此这3种药物我没有应用经验。对于我曾临床应用的鞘注化疗药物,做了对照研究,氨甲蝶呤的鞘注化疗疗效具有优于阿糖胞苷的趋势,但阿糖胞苷的副反应发生较轻。而对于氨甲蝶呤及阿糖胞苷无效的患者,培美曲塞仍然可以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开展培美曲塞鞘注化疗前,对于氨甲蝶呤耐药的患者,可以给予阿糖胞苷挽救二线鞘注化疗。对于单药阿糖胞苷无效的患者,我曾经尝试采用氨甲蝶呤联合阿糖胞苷鞘注给药,结果有效。可见,联合鞘内化疗并不是完全不利的治疗方案,对于一些患者仍然是可以采用的策略。鞘内给药方式或途径有哪些,如何选择。鞘内化疗的主要给药方式目前有3种,包括腰椎穿刺术给药、脑室内给药、腰椎椎管留置装置给药。腰椎穿刺术给药是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鞘内给药方式。特点是简单方便,价格低廉。药物直接进入腰骶段椎管内,腰骶段椎管没有脊髓,因此,高浓度药物不会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脑或脊髓)。会首先在腰骶膨大的椎管内,与脑脊液混合稀释后,进一步弥散于脑脊液循环中再接触脑或脊髓。其缺点在于,每次给药均需要医生进行穿刺术,为有创操作,患者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以及一定的痛苦;另外,腰穿给药时,可能会由于操作水平经验有限而发生药物误注入硬膜外间隙,造成脊神经受化疗药物损害,出现后遗症。脑室内给药一般采用脑室内留置Ommaya囊,需要进行脑室穿刺及Ommaya囊留置手术。这是欧美目前采用的主要鞘内化疗给药方式。该方式目前尚没有在国内广泛应用。该方式的优点在于,经过一次手术,后续给药简单方便,不需要医师操作;方便脑脊液标本的采集。其缺点在于,全麻手术,不适于病情严重的脑膜转移患者;价格高昂,护理成本较高;特别是卫生环境中西方存在差异,脑室外留置装置尽管具有止逆设计,但仍然具有病原微生物经皮肤穿刺道逆行颅内造成颅内感染的风险;另外,脑室穿刺及留置管具有造成颅内血肿发生的风险。Ommaya囊给药后,药物直接进入脑室内,高浓度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直接。腰椎椎管留置装置给药的模式是将管路装置留置于椎管内,类似于腰大池置管术,给药时类似经腰穿给药。优点是方便给药,不需要反复行腰穿术。缺点,但相比腰穿术,费用较高;留置装置需要特殊护理,有引发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相对于脑室引流装置,腰大池内置管可能会造成椎管内的神经根受到留置管的骚扰刺激,造成相关症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