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http://m.39.net/pf/a_4440903.html宝宝发烧,一家人围着团团转,特别是疫情期间,家人们不仅要担心宝宝的病情,还担心宝宝会不会感染了新冠肺炎。
那么发烧的定义是什么?
宝宝发烧了,医院呢?如何判断宝宝发烧是不是新冠肺炎?普通的感冒发烧如何用药、护理?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发烧的定义,如何判断是不是发烧了?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
对于发烧的标准,美国儿科学会给出的建议是:
直肠(下),耳或前额温度:≥38度
口腔:≥37.5度
腋下:≥37.2度
而我国《0~5岁不明原因发热循证指南》给出的发烧标准则是:以腋温≥37.5℃或肛温≥38℃定义为发热。
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准):
*37.5-38℃为低热
*38.1-38.9℃为中度发热
*39.0-40.9℃为高热
*≥41.0℃为超高热
宝宝为什么会发烧?
美国儿科学会(AAP)对于发烧的原因是这样解释的:
“发烧通常是由病*(比如感冒或者流感)或细菌感染(比如链球菌性喉炎或耳部感染)引起。切记,发烧本身不是病,而是告诉你身体的防御系统正在对抗感染。”
发烧的原因:几乎所有发烧都是由一次新的感染引起的。同时,病*引起的感染比细菌感染要普遍多一些。
病*感染:感冒,流感和其它病*感染是发烧最常见的原因。发烧可能是前24小时内唯一的症状。
细菌感染:细菌性感染的发烧对宝宝来说会有更多的风险比如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咽喉炎等等。
疫苗发烧:大多数疫苗的发热在12小时内开始。它持续2到3天,通常来讲,这是正常的。
环境温度高、穿盖过多、剧烈运动等,随着减少穿盖、到凉爽的环境、休息和饮用更多的水,会得到缓解。
出牙与发烧:研究表明,“出牙”不会引起发烧,个别体温轻微升高,可能是出牙的地方轻微红肿引起的炎症所致,但一般不会超过38℃。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这个温度,需要考虑其他发热的原因。
如何判断是否是新冠肺炎呢?
当然,这里的感染也包括新冠肺炎,所以在疫情下,有家长就要担心了:我们家宝宝发烧了,如何判断是否是新冠肺炎呢?
虽然我们经常会给家长讲课、录短视频、写文章,都知道不能对号入座,但是作为父母,在年疫情开始爆发的时候,我当时也没按耐住自己的联想,就是在过年前两天,疫情正在蔓延,听到新闻不断新增,我家宝宝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烧,虽然我极力让自己冷静、理智,但我跟孩儿她爸还是被吓得不轻,然后我们做了各种分析才正确的对待了对“宝宝是不是新冠肺炎”的担心和害怕,以下也给大家一些思路:
感冒通常会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可能会有发烧。但一般是低中度发烧,持续时间1~2天,基本3~5天就可以自愈。感冒很少会有全身肌肉疼痛或者乏力的全身症状。
流感常常会有高热,热程相对比较长,一般是3~5天,大概在一周左右才能好转。流感还常常伴有全身症状,包括全身肌肉疼痛、乏力、头痛的情况,重症流感可能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低龄儿童。
孩子的新冠肺炎症状和成人的相似,在0-9岁的孩子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咳嗽,其他症状还有呼吸急促、头痛、咽喉疼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疼痛、流涕,1%的患儿可能出现味觉、嗅觉丧失。
如何有效区分?
但大家又发现,其实非严重感染的新冠肺炎症状和普通感冒、流感部分表现还挺像的,如何更有效的区分开呢?
我们还得从传染源开始排查:
孩子们在过去14天,接触过确诊病人,或者居住/进入过高风险地区(不明确是否接触过病人)。如果没有以上接触,就不要着急对号入座,更何况现在我们很多地区都会要求检测核酸,如果大人没有去到过高风险地区或者接触过确诊病例,一般小孩也不会接触到传染源,而且现在一旦出现疫情,都会做筛查工作。
那孩子真的发热了,医院吗?对于以下孩子,是建议立即就医的:
*2月龄以下的孩子(特殊情况的婴儿3月龄,比如早产儿),体温大于38摄氏度
*2月以上的孩子(特殊情况的婴儿3月龄,比如早产儿),体温反复高于39摄氏度
*如果孩子满6个月,体温达到40℃及以上,就医,但只要孩子意识清醒、甚至精神状态还可以、可以喝流食,留在家中观察也可以。对于大月龄的宝宝(尤其是3个月以上),医生一般建议:发热12~24小时以上再去检查……因为即使是细菌感染,发热早期,炎症指标往往还没有明显上升,从而容易导致医生无法准确判断。但是否需要检查,具体还是要结合孩子的年龄、临床表现和医生查体情况等综合判断。
*宝宝不愿或不能喝液体、抽搐、持续哭闹、适当的药物降温后显得烦躁不安、唤醒困难、意识模糊、出皮疹、颈部僵硬、呼吸困难、持续呕吐或者腹泻等病情加重或任何拿不准的情况,建议医院就诊,排除继发细菌感染、或严重脱水或出现并发症等情况。
*发热用药后2小时内又再次升温或24小时内发热次数超过4次,超高热(体温大于41℃)、超过2-3天仍有反复高热,请马上就医。
当宝宝发烧的时候,我们重点还是在于观察和护理,医院跑,反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要说这次疫情带来的意外的收获,可能就是大家突然意识到,生活中其实有许多自限性疾病,还没来得及就医,就自愈了……